今天的「瘦肉精美牛 不可密室協商」公聽會,尤委員提出了:
「歐盟對於瘦肉精培林的安全評估仍有重大疑慮,也認為瘦肉精是促進動物快速生長而使用動物用藥物,本來就不應使用,這也是為何WHO的食品法典委員會至今仍訂不出一個國際的培林瘦肉精規範。而台灣過去也一直採用僅用和零殘留的規範,為何現在可以在美國的壓力,或是想和美國簽訂TIFA而開放?美國估計有60%的牛是不用瘦肉精的,為什麼我們要專門進口有問題的牛肉?人民的健康是不能開玩笑的!難道國人的健康不比和美國的關係和貿易重要?難道我們要承認這種不健康的動物性用藥,然後進口便宜的美國牛,來打垮並懲罰國內向來有良心,安全飼養的畜牧業者?我們絕對不能破壞我們過去的規範!
儘管衛生署現在解釋說會訂出一個適當的殘留標準,並如同香菸模式,透過警示標語告知消費者哪些美國牛含有瘦肉精培林。但是這樣的殘留標準是不是適用每個人?當我們去吃飯的時候,我們有辦法計算今天吃了多少公克還是多少公斤的美國牛,所以推論出我吃了多少瘦肉精培林,然後以我的體重計算這是在安全範圍嗎?今天消費者就是想要吃到完全沒有瘦肉精的肉啊!再拿香菸模式來說,是許多人已經開始抽驗後才知道香菸是有害的;但是我們現在就已經知道瘦肉精是有害的,為何還要開放進口牛可使用?難道我們去吃碗牛肉麵還可以完全掌握店家用的是台灣牛、美國牛還是澳洲牛的資訊?衛生署根本想要把把關的工作交給消費者!」